产品展示更多>>
- FTIR气体分析仪
- FTIR气体分析仪
- FTIR气体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高精度气体检测设备,其核心原理、技术特点、应用领域及性能优势如下:
一、核心原理:红外吸收与傅里叶变换
红外吸收机制
气体分子中的化学键(如C-H、O-H、N≡N等)具有特定的振动和转动频率。当红外光(波长范围通常为2.5~25μm,对应4000~400 cm⁻¹)通过气体样品时,分子会吸收与其固有频率匹配的红外光,形成特征吸收峰。通过检测吸收光的波长和强度,可反推出气体成分及浓度。
傅里叶变换技术
传统色散型红外光谱仪通过光栅分光,而FTIR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红外光转换为干涉信号。
干涉信号经傅里叶变换(数学算法)转换为红外吸收光谱图,实现全波段同步检测,显著提升信噪比和分辨率。
二、技术特点:多组分、高灵敏、快速响应
多组分同步分析
FTIR可同时检测数十种气体(如SO₂、NOx、CO、CO₂、CH₄、VOCs等),覆盖从ppm(百万分之一)到%级别的浓度范围。例如,GASMET DX4000可检测SO₂、NO、CO、HCl、HF等污染气体及CO₂、CH₄等温室气体。
高灵敏度与分辨率
分辨率可达0.1~0.8 cm⁻¹,可区分结构相似的气体(如CO与N₂O)。
检测限低至ppb(十亿分之一)级别,如Thermo Fisher MAX-iR FTIR在环氧乙烷监测中可达ppt(万亿分之一)级别。
快速响应与实时监测
扫描速度高达10次/秒,响应时间<120秒,适用于动态过程监测(如燃烧排放、工业过程控制)。
配备加热采样系统(工作温度达180℃),可防止高湿气体冷凝,确保数据准确性。
抗干扰能力强
通过光谱干扰自动校正算法,可消除水蒸气、CO₂等背景气体的交叉干扰,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检测可靠性。
三、应用领域:环境、工业、科研全覆盖
环境监测
大气污染监测:检测空气中的VOCs、O₃、NO₂等污染物,评估空气质量。
工业排放监测:监测垃圾焚烧、水泥窑炉、钢铁冶炼等行业的烟气成分(如SO₂、NOx、HCl、HF),助力企业达标排放。
温室气体监测:量化CO₂、CH₄、N₂O等温室气体排放,支持碳交易与气候变化研究。
工业过程控制
燃烧优化:实时监测燃烧过程中的O₂、CO、CO₂浓度,优化燃烧效率,减少燃料浪费。
安全生产:检测化工生产中的有毒气体(如H₂S、NH₃),预防泄漏事故。
质量管控:分析石油产品成分(如汽油、柴油)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。
科学研究
化学反应动力学:研究反应中间体及产物,揭示反应机理。
大气化学:分析大气中自由基、臭氧前体物等短寿命物种。
材料科学:研究气体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与脱附行为。
其他领域
医疗诊断:检测呼吸气体中的NO、CO等标志物,辅助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诊断。
食品安全:分析食品包装内的O₂、CO₂浓度,延长保质期。
法医学:检测爆炸物残留等痕量物质。
四、性能优势:便携化、智能化、低成本
便携式设计
现代FTIR气体分析仪(如GASMET DX4000、AtmosFIR)采用轻量化设计(重量<20kg),配备锂电池和无线遥控模块,支持现场快速部署。
智能化软件
内置光谱数据库(含≥5000组分光谱),支持用户自建扩展,实现“即插即用”式定性定量分析。
配备自动化校准、数据存储与远程传输功能,减少人工操作误差。
低成本维护
无需液氮冷却(如CAI 600SC FTIR),降低运行成本。
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,关键部件(如干涉仪、检测器)寿命长达数万小时。
五、发展趋势
更高灵敏度:通过光学增强技术(如StarBoost)将检测限推向ppt级别。
多技术融合:结合GC(气相色谱)、MS(质谱)等技术,实现更复杂气体组分的分析。
AI赋能: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光谱解析,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数据准确性。
开路遥测:开发长距离(如500米)开路FTIR系统,适用于大面积气体泄漏监测。
FTIR气体分析仪凭借其多组分、高灵敏、快速响应等优势,已成为环境监测、工业控制、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可少的工具,未来将持续向便携化、智能化方向演进。